亚洲成av人片在www色猫咪,日韩 国产 制服 综合 无码,女子交换性中文字幕完整版,色先锋资源综合网

2025雙碳領域重點關注十二大方向!

2025年01月24日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開啟之年,雙碳目標提出也將迎來五周年。中國在雙碳(碳達峰、碳中和)領域的進展預計將迎來重要的里程碑。在多個領域出臺相關支持政策、風口,以確保實現既定的環境目標,并推動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

以下是2025雙碳領域重點關注的十二大方向:




零碳工廠

01.

12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金壯龍主持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貫徹落實舉措。會議指出:要深入推動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實施工業節能降碳行動,建設一批零碳工廠、零碳工業園區,促進工業資源規模化、高值化利用。

12月26日至27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指出:推動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優化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新培育一批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加大工業節能降碳攻堅力度,探索推進零碳工廠、零碳工業園區建設。提升工業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水平,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

2025年將迎來綠色工廠、超級能效工廠與零碳工廠的建設風潮!




零碳園區

02.

12月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立一批零碳園區,推動全國碳市場建設,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碳標識認證制度。這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首次提到“零碳園區”的概念。

未來,國家層面有望出臺零碳園區的指南或標準,為園區的建設和運營提供明確指導。企業應積極參與標準制定過程,了解標準要求,以便在園區建設中搶占先機。同時,通過示范園區的建設,企業可以積累寶貴經驗,為后續的大規模推廣奠定基礎。




碳足跡

03.

國家層面不斷完善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的頂層設計:6月,生態環境部等15部門印發《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10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兩《方案》均將制定重點產品類別的碳足跡標準作為我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首要任務,并對目標和路線圖進行了明確。

2024年9月,生態環境部正式發布了《溫室氣體產品碳足跡量化要求和指南》,作為產品碳足跡核算的國家通則標準,為各行業類別的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提供了基礎框架和編制依據。隨后,工業和信息化部在11月印發《重點工業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編制指南》,對重點工業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編制發布的工作程序、采信規則、編制要求等進行了統一的規范和明確。

2025年1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近日聯合發布《工業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團體標準推薦清單(第一批)》,共推薦涵蓋鋼鐵等15項工業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團體標準,為企業、機構提供統一規范的規則標準,支撐引導企業低碳改造,促進產業鏈和供應鏈轉型升級,增強綠色低碳競爭力。




碳市場擴容

04.

碳市場擴容帶來的機遇

隨著碳市場的擴容,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的企業將納入碳排放權交易體系。這將催生大量的碳管理、碳交易等業務需求,為相關企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企業應提前布局,培養專業人才,提升碳管理能力,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市場變化。

根據《擴容草案》,2025年底前,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或將完成首次履約工作(2024年度);2027年前,三個行業配額分配采用績效評價法,企業履約壓力較小。在不考慮新納入行業履約優惠政策的前提下,三大行業缺口率設置大概率小于發電行業缺口率(0.6%),具體則將根據行業利潤有所調整。

民營企業迎來新機遇

與電力行業相比,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的民營企業數量眾多。這些企業在碳市場中將扮演重要角色,成為碳交易的主體。民營企業應抓住這一機遇,積極參與碳市場交易,通過優化生產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降低碳排放,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




CCER

05.

CCER(中國核證減排量)項目也是碳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隨著第二批、第三批CCER項目的發布,建筑、農業、林業等領域的減排項目將有機會獲得認證并納入碳市場交易。企業應關注CCER項目的開發動態,積極參與項目申報與認證工作,為企業的綠色發展貢獻力量。




綠電綠證

06.


綠電是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也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2024年,隨著多個頂層設計型文件陸續出臺,綠電、綠證市場熱度陡增。

之前發生的主要矛盾是:一邊是源源不斷簽發、長期積壓的綠色電力證書市場,另一邊是供不應求的綠色電力市場。簡單來說,就是出現了賣不掉的綠證和買不到的綠電這種對立現象,有對立也有機會,綠電交易規模受限的問題仍然存在,主要受到電源供給、輸電通道和交易方式等多種因素的制約。這導致一些可再生能源發電在本地消納時未能以綠電的形式出售,而轉變為綠證的形式。此外,綠證市場存在存量過剩的問題,價格因素也需要進一步優化。

融合排放清單

07.

當前并非十分火爆,眾多企業正在進行布局,市場競爭程度尚低,各地亦在逐步推進。




綠色金融

08.

2024年12月23至24日,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財政部黨組書記、部長藍佛安作工作報告。會議明確了2025年要重點做好六方面工作,其中一個就是:支持生態文明建設。深化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繼續支持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穩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推動重點行業領域綠色低碳轉型。




節能技改

09.

各個賽道的頭部和準頭部企業,或面臨出海和供應鏈要求減碳企業都有硬性需求!




零碳工廠

10.

《中國碳管理服務市場規模預測報告》顯示,中國碳管理市場規模(包括政府和企業側)在2025年將達到1099億元,2030年將達到4504億元,2060年將達到43286億元。其中產品碳足跡軟件和咨詢業務的占比都將高速增長,碳交易以及低碳產品傭金的收入也將占據較大份額。




低碳氫應用

11.

12月31日,工信部辦公廳、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的《加快工業領域清潔低碳氫應用實施方案》指出:

到2027年,工業領域清潔低碳氫應用裝備支撐和技術推廣取得積極進展,清潔低碳氫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煉化等行業實現規模化應用,在工業綠色微電網、船舶、航空、軌道交通等領域實現示范應用,形成一批氫能交通、發電、儲能商業化應用模式。培育一批產業生態主導力強的龍頭企業和產業集聚區,以及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初步構建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和產業體系。




數字化+雙碳

12.

包括碳系統、能碳平臺以及AI+,市場空前巨大!


來源:光伏能源
原文有刪改

免責聲明: 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目的。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及時聯系本站,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